未來的房子如何建造?在位于兩江龍興新城的重慶中建海龍兩江建筑科技有限公司(下簡稱“重慶海龍”)廠房里,全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進行鋼筋彎曲、泥砂攪拌、下料澆灌、成膜定型......幾個小時后,一塊塊預制樓面板將從生產線上完工,隨后運往項目現場進行Z后的組裝搭建。
重慶海龍工廠內部。(劉溪涵 攝)
在位于兩江水土新城的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建設現場,工人們正進行裝配式建筑前期的準備工作,該項目將打造成為重慶市首例裝配率達到76%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。
如何實現“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”?據兩江新區置業發展有限公司(下簡稱“兩江置業”)黨總支書記、董事長張劍介紹,數字化技術、智能化生產、MiC模塊化建成是裝配式建筑的特點,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將運用該技術打造重慶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,推動重慶市裝配式建筑高質量發展。
為此,兩江置業聯合中建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重慶海龍,可開展裝配式建筑集設計、研發、生產、施工及EPC總承包為一體的綜合服務。
數字化技術 可“一鍵預覽”建造效果
從一張設計圖紙到一棟建筑建成落地,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傳統的建設方式由于施工流程多、人員復雜,各環節之間出現差錯可能會導致完工圖與效果圖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”。
裝配式建筑利用數字化技術,將建筑過程從設計到完工的所有環節進行數字化模擬構建,可實現“一鍵預覽”建造效果,大大降低了建造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差錯。
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效果圖。(企業供圖)
據了解,重慶海龍采用面向生產和裝配的DfMA(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)設計方法,以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技術連通建筑業和工業之間的數據通道,可實現設計、生產、物流、施工等全過程數據的及時性和可視化,保證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傳輸、生產施工動態監控。
“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全過程使用BIM技術應用,在施工開展之前就已經對建筑戶型進行模數化、標準化設計,并采用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實現現場管理人員身份的數字化,實現施工作業行為和管理行為數字化?!睆垊榻B。
智能化生產 “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”
預制剪力墻、預制柱、預制疊合梁、預制疊合板、預制樓梯、預制內隔墻......建造房子所需的“零部件”大部分可在重慶海龍工廠內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生產完成。
生產現場。(劉溪涵 攝)
重慶海龍占地約150畝,目前一期已建成3條自動化生產線,共設計7條生產線:包含2條自動化板類生產線,3條預制柱、預制飄窗、預制樓梯等非標生產線,1條輕質墻板生產線,1條自動化鋼筋生產線,全部建成后可滿足400萬㎡ 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供應。
自動下料設備。(劉溪涵 攝)
據了解,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工程采用了一系列的裝配式建造技術,工廠預制構件應用比例較高,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建筑質量、減少了施工現場模板、人工和現場濕作業,減少了材料浪費。
Mic模塊化建成 實現所見即所得
Mic((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)模塊化集成技術是目前建筑工業化程度較高的綠色建造方式,可在工廠內高效率完成模塊的結構、裝修、水電及設備管線等所有施工工序,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并通過可靠連接技術快速組合拼裝成建筑整體,可減少2/3的工期、60%的人工、25%的材料浪費、30%全生命周期成本及50%的碳排放。
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組建過程效果圖。(企業供圖)
在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中,工廠完成預制構件的生產后,將采用專用運輸車將其運送至工地,按吊裝計劃依次堆放,依據樓板上的墻板定位邊線及控制線,現場由工人引導墻板降落,利用專用砂漿封堵墻板與樓面間的縫隙,Z終完成房屋的建設。
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組建過程效果圖。(企業供圖)
“采用裝配式建筑方式,可以實現‘兩提兩減’(提高質量、提高效率、減少人工、減少碳排放),助力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?!睆垊Ρ硎?。
據了解,兩江曲院風荷(四期)項目已被新區列入魚復、龍興、水土新城建設工程的配套工程。作為重慶兩江新區國有開發企業,兩江置業正遵循“城市發展的推動者”“高端品質的引領者”“功能配套的補充者”三大功能定位,承擔兩江新區三大新城的功能配套建設任務,完善開發區城市功能和商業環境。
技術服務:0534-2106968
張經理:18053485600
郵箱:haitian968@htjdkj.com
公司地址:德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紅都路956號
微信掃一掃
WECHAT SCAN